近幾年許多博物館都有被盜現象,讓人對博物館展示柜的認識大大降低。就在豐子愷舊居失竊事件,讓名人故居的安保問題進入公眾視野。在對上海部分名人故居進行探訪時發現,種種安全
隱患不可小覷。究其原因,名人故居沒有統一的安保標準,致使安保過于隨性。
博物館展柜只“防君子”
《護生畫集》之所以被從博物館展柜里偷走,直接原因是豐子愷舊居缺人手。在調查中注意到,豐子愷舊居平時由后人輪流值班,一天安排一兩人。如果是一人值守,必然兩層難以兼顧。后
人告訴那珍貴的《護生畫集》定是有人乘工作人員不在3樓之際偷去的。
耐人尋味的是,自2010年對外開放以來,豐子愷舊居的“人手之困”竟從未改善過。所以有文保專家告訴本報,豐子愷舊居過去3年屢屢失竊,舊居管理者自身的大意也不可否認。
相比之下,位于重慶南路205弄53號的鄒韜奮紀念館似乎要安全一些,因為作為公辦單位,紀念館不僅有館長、副館長等數位在編工作人員,還有攝像頭。昨天走進這家紀念館,兩層展廳卻只
有一位工作人員在值班,一人登上二樓。工作人員解釋,之所以敢留觀眾一人在二樓,就是因為那里裝有攝像頭。這位工作人員也聽說了豐子愷舊居的遭遇。他向記者表示,鄒韜奮紀念館里
的博物館展柜也是用膠水粘成的,刀片一劃便能打開,是“防君子不防小人”。
較之每天要接待150位觀眾的鄒韜奮紀念館,華山路303弄16號蔡元培故居的安保壓力就沒那么大,因為他們每天的觀眾也就幾十位。記者看到,陳列蔡元培手稿、書信和古董藏品的也是“防
君子”的博物館展示柜,家具陳設并沒有全部設置一米線,包括蔡元培吃飯的椅子等。
名人故居統一安保標準亟待制定
在調查豐子愷舊居“人手之困”,根本原因還是缺經費。在上海眾多名人故居中,豐子愷舊居“民辦公助”的體制很特別——房子是豐家后人用350萬買下的,舊居日常運行主要靠自籌的一筆
維修款,和豐子愷研究會會員的會費,政府再給予一定支持。
無奈自籌的資金太有限,政府的資金支持又是??顚S?。豐子愷舊居每年運營費用至少需六七萬,工作人員冬天都不舍得開空調,更不要說增強安保人手了。盜竊事件發生,讓這種“民辦公
助”體制再一次引發關注。顯然,豐子愷后人唯有尋找更多資金來源,政府的扶持力度唯有不斷增加,失竊的悲劇才有可能不重演。
不過,不少名人故居紀念館是財政撥款單位,并不為資金犯愁,但依然存在隱患。有文博專家告訴記者,問題就出在目前名人故居的安保沒有統一標準。“該用什么樣的玻璃展柜”、“攝像頭
是否必須安裝”、“一米線有無必要”,這些重要問題全是故居自己說了算。這就給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。
現在我們研發一款自動開啟自動報警的展示柜,不有擔心展品被盜,一旦小偷打玻璃或移動玻璃都會自動報警,這樣就會給他們敲響警鐘,說明我們的博物館展示柜是防盜的,我認為沒有絕